【移风易俗】西平:让文明新风吹进千家万户
时间:2024-08-29
来源:驻马店妇联
分享:
让文明新风吹进千家万户

乡村振兴,乡风文明是保障;文明乡风,移风易俗是关键。近年来,西平县坚持先立后破、靶向施策,积极探索移风易俗工作新路径,引导各乡镇(街道)运用红白理事会、道德评议会、村规民约、“积分超市”等举措,开展“移风易俗、破除陈规陋习”活动,用“小切口”推动移风易俗工作,移风易俗犹如一股春风、一股暖流、一股清泉,润物无声地融进群众柴米油盐的生活,让文明新风吹进千家万户。


“幸福食堂”幸福多 

尊老、敬老、养老、助老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。为给老年人提供全方位的养老服务,杨庄乡马楼村建起了老年幸福食堂。中午时分,马楼村刚建好的“幸福食堂”渐渐热闹起来。村里上了年纪的老人循着饭香,步入崭新明亮的“幸福食堂”,食堂里的10多张桌子,不一会儿就坐得满满当当。  

“饭菜做得比家里还香,吃得舒服,很实惠。”80岁的村民马秀菊笑着竖起大拇指为食堂点赞。  

据了解,马楼村“两委”依托村内闲置宅基地和公共区域,筹建了占地270平方米的老年食堂,周边配有长100多米的村史长廊、200米的“幸福渠”、196个“共享菜园”。  

“我们将移风易俗、孝道文化融入了基层治理,积极弘扬文明乡风和淳朴民风、增强群众幸福感。”杨庄乡负责人说。

升学酒席“变成”助学金  
谭店乡大武庄村委热闹非凡,村里的男女老少齐聚一堂,向该村2024年度高考优秀毕业生发放助学金,为即将迈入大学校门的他们送上了别样的“升学礼”。“孩子今年考上了一本院校,全家人都很开心。今天村里给了她一份特殊奖励,比办升学酒席更有意义。”村民武润科高兴地说。  
“今年是第一次举办发放助学金仪式,我们计划以后每年都拿出部分村集体经济收入作为助学金,用于奖励村里考上优秀院校的学生,激励村里的孩子努力读书学习,同时持续推进移风易俗新风尚,引导学生家长不讲排场、不比阔气,做勤俭节约、喜事廉办的表率。”大武庄村党支部书记武和平说。  
小积分释放大能量  
乡野沐春风,文明之花竞绽放。走进宋集镇崔庄村的“积分超市”,货架上日用品整齐排列,每个商品旁都备注着相对应的分值。  
“只要群众参与人居环境整治、村容村貌提升、志愿服务等活动,就可获得相应积分,积分就可兑换相应的商品,对群众的激励作用很大。”崔庄村党支部书记敬营辉说。  
用小积分产生四两拨千斤的效果,激发群众的内生动力和积极性,使移风易俗观念更加深入人心。

婚事新办为“甜蜜”减负 
前不久,河南御都集团的《移风易俗、倡树文明新风“三句半”》,柏苑街道的小品《抵制高价彩礼》等视频在抖音等短视频平台播放后,一时间,这些通俗易懂的文艺创作被当地群众津津乐道,创新高效的文明点位遍地开花,和美善治的“文明密码”被破译解锁……  
“我们是自由恋爱,一起在北京打拼了6年,去年回家领证结婚,日子过得一天比一天好。”29岁的赵科鑫脸上洋溢着幸福。谈及彩礼,妻子李梦贤表示,她和家人看中的是赵科鑫的踏实勤奋,过多的彩礼反而会冲淡这份弥足珍贵的感情。“彩礼只要了1.88万元,我妈妈还添了一些,给我们当创业基金。”李梦贤说。
近年来,西平县积极传播优秀传统婚俗文化,多措并举推动婚事新办、婚事简办;创办红娘协会,搭建新风婚恋平台,发挥村民主体力量,让文明婚俗蔚然成风,不断提升社会文明程度、基层社会治理水平和群众精神风貌,为推进婚俗改革提供鲜活样板。 
将传统礼仪与时代新风相融合,西平县已举办两届中式集体婚礼;县委书记担任婚礼证婚人,为36对新人送去祝福。  
“举办集体婚礼旨在推进婚俗改革,倡导婚事新办,弘扬文明新风。新人们引领了节俭、文明的婚嫁新风,在爱情的扉页上留下了美好、灿烂、真诚的青春印记,为全县青年做出了表率。”西平县负责人说。 

“理出”文明新风尚  

薄养厚葬、炫富攀比……这些陈规陋习曾经是群众的难言之隐、心头之痛。推进移风易俗,破除陈规陋习,重在建章立制,让文明常态畅行。80多岁的于忠显顶着烈日来到专探乡于庄村爱心协会。爱心协会牵头提出了一项于庄村婚礼宴请的新举措,身为会长,他心里记挂着新举措的推广情况。  

在于庄村爱心协会,一旁的村民告诉记者,像于忠显这样德高望重的老人,村里谁家有大事都找他们商量,也愿意听他们的意见和建议。  

在距离于庄村10公里的赵寺村,70多岁的耿孟冬正坐在村民大食堂里的移风易俗宴会厅里,和赵寺村红白理事会成员讨论红事白事操办方案。  

“我退休前是老师,现在年纪大了,还想发挥余热,移风易俗是好事,我愿意出力。”耿孟冬说。  

充分发挥乡村主体作用推动移风易俗改革的例子,在西平县还有很多。移风易俗,移的是不正之风,易的是不良之俗。注入的是文明的力量,受益的是广大百姓。全城联动之下,西平县广大干群正昂首阔步地续写着新的荣光,追逐着新的梦想。